2014年,根据工作需要,教育部民族教育发展中心依托和田师范专科学校,成立新疆南疆地区民族文化与教育研究基地,主要开展南疆民族历史文化研究、南疆教育研究、民族文化教育研究、民族教育政策研究等。
一、基地建设
1.条件保障。目前,研究基地有85㎡的办公室一间,配置办公桌、电脑、打印机、书柜等办公必需品。学校把研究基地办公经费列入学校二级财务管理,每年拨款5万元用于日常办公开支,项目经费按照1:1给予配套。
2.科研队伍。研究基地主任由和田师专党委书记、教授李国良同志担任。学校编辑部副主任、副教授张少云同志担任副主任,负责研究基地日常管理工作。研究基地常务人员5名,总成员30名。从学历来看,博士9名,硕士21名。从职称看,教授4名,副教授10名,讲师16名。从所属单位看,校内研究人员24名,兄弟院校研究人员6名。
二、承担中心课题或专项工作
自成立以来,研究基地承担教育部民族教育发展中心课题2项:《南疆地区中小学教育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已结题;《南疆地区国家通用语言全科教学开展情况和成效跟踪研究》,目前正在研究中。
三、工作开展
1.学术平台。研究基地成立以来,致力于建成和田地区民族教育专业建设、人才培养和课程研究于一体的综合性研究平台。一方面通过科学研究,为和田地区的职业教育专业建设、课程改革提供咨询与建议;另一方面为学校的专升本工作建设、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课程改革提供决策参考。基地还承担教育部人文社科和新疆社会科学联合会课题2项。
2.学术交流。本研究基地注重加强与其他研究基地的交流互动,每年参加教育部民族教育发展中心组织召开的重点研究基地主任联席会议,并积极作大会发言。先后与中南民族大学的研究基地达成交流合作共识,就新疆教育教学问题开展调研;与陕西师范大学边疆研究所共同合作开展课题研究。且研究基地成员多人被其他大学或研究中心聘为研究员。另外,研究基地在和田县农牧民职业技能培训学校建立“研究中心”,实现了横向学术研究合作,已形成学术成果。
3.人才培养。基地每年给即将走上教师岗位的研究生开展专题讲座,累计8次、共120人次;指导研究生撰写课题申报书21次,指导论文发表近15篇。
四、基地影响力
基地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不断开拓进取,发挥办学优势,打造以开放发展为重点的特色研究平台,致力发展成为政治站位高、学理支撑强、研究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研究平台。
2018年以来,基地先后为和田地区政法、公安系统开展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讲座21场;积极参加和田地区脱贫攻坚工作,根据和田地委扶贫办工作要求,每周到结亲户家里走亲访友。基地全体成员在和田县、于田县共有结亲户120余户,三年来走亲访友近千次,捐物捐款10万余元,基本完成了和田地委交办的脱贫攻坚任务,也扩大了研究基地的影响力。